细鳞树蜥

Calotes microlepis   Boulenger
   

  29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鉴别特征 头高与头宽约相等,无肩褶,背鳞棱尖斜向后下方,环体中段鳞62-73行,后肢贴体前伸最长趾端达腋部至肩部。
形态 全长雄蜥(73 + 160) mm,雌蜥 (73 + 147) mm。背面浅金褐色,具黑色斑纹,眼四周有黑色辐射纹。雄蜥喉囊肉桂色。头较大,头高与头宽约相等,头长将近头宽的两倍,吻长约为眼眶直径的一倍半,前额较平,头背鳞片大小不一,具棱,前额大鳞排成倒“V”,字形,吻棱和上睫脊明显;上唇鳞8或左7右8,海南1雌为左9右10枚,下唇鳞8或9,亦有一侧为7或6者,海南1雌为10枚。鼓膜明显,直径约为眼眶直径的1/2。体明显侧扁,背鳞大小一致,排列规则整齐成行,平滑或具弱棱,鳞端尖出,上部2-3行鳞尖直向后,其余鳞尖向后下方,腹鳞起强棱,环体中段鳞62-73行。咽喉部鳞起棱,小于或等于腹鳞,雄蜥喉囊较小。颈鬣由6-9枚鳞片组成,背鬣不发达。四肢细弱,第III ,IV指趾分别与第III、IV指趾等长,后肢贴体前伸最长趾端达腋部或肩前。尾侧扁,被棱鳞;尾背正中一行鳞扩大形成锯齿状棱。雄蜥尾基部膨大。

大小

全长雄蜥(73 + 160) mm,雌蜥 (73 + 147) mm。

生物学

生物学资料 伍律等(1985: 35)记生活于400-750m山间草坡,杂草灌丛下或乱石间。卵生,怀卵4枚,左右输卵管各2枚,卵径11mm * 8mm。
垂直分布:400-1400m。

生境信息

伍律等(1985: 35)记生活于400-750m山间草坡,杂草灌丛下或乱石间。卵生,怀卵4枚,左右输卵管各2枚,卵径11mm * 8mm。

海拔范围

垂直分布:400-1400m。

国外分布

缅甸及越南

国内分布

海南(尖峰岭)、云南(河口、屏边)、贵州(荔波)。

分类讨论

查看标本 海南:尖峰岭1♀(CIB 645194)。云南:河口1 ♂ (KIZ77I0109),屏边1♀(KIZ79011)。贵州:荔波5♂♂ (ZMC 840254, 840273-275, 840277) 3♀♀(ZMC840251、840266、840283)。
文献记载:伍律等(1985: 34)记荔波1雄头体长70mm.尾长151mm,上下唇鳞均为7,环体中段鳞65行。该县6雌蜥,头体长67-77mm,尾长127-136mm。上唇鳞8-10枚,下唇鳞6-9枚。环体中段鳞69-71行。